金松村的高標準農田已完成清淤,灌溉渠道流水潺潺迎春耕
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唐蘭榮 記者盧幼蓮報道 一年之計在于春,一年好景看春耕。眼下正是耕備耕的重要時節,衡陽市珠暉區搶抓時機,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全力備春耕,確保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、起好步。
新修的水渠像一條玉帶蜿蜒在田野里。
3月5日,位于東陽渡街道金松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經完成清淤、襯砌,進入收尾階段,綿延1公里長的新修水渠蜿蜒伸展,潺潺的水流順著水渠穿行在田野之間,傳遞著春天回歸的信息。
“你看,這條水渠像不像一條玉帶,今年這片水田就不怕干旱啰,據初步測算,依托高標準農田,農民種植環節畝均收益還可提高100元左右。”金松村黨總支書記周順生站在水渠上開心地介紹。
種糧大戶羅春祿,在東陽渡街道各村流轉了2000多畝稻田種植水稻,看著快完工的高標準農田項目,羅春祿十分高興:“以前灌溉不方便,也不節水,現在水渠改造以后,節水灌溉,種田更高效了”。
此前,這片100余畝水田的水渠興建于70年代,且年久失修,造成了易澇、易旱等問題。珠暉區結合實際,把該片水田納入2023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范圍。隨著項目的開工建設,該片水田配套基礎設施日趨完善,形成了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連、旱能灌、澇能排”的現代高效農田,大大改善了水稻種植環境。
今年以來,當地一手抓春耕備耕,一手抓耕地保護,堅決遏制耕地拋荒和耕地“非農化”,嚴格管控“非糧化”,確保糧食增產增收。
“2023年,我區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4900畝,從2023年11月開工以來,目前已完成了工程量的90%,項目進展順利,確保3月底完工,投入今年的春耕生產。”據珠暉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娉婷介紹,通過這樣的建設,珠暉區的農田基礎設施的條件將會進一步得到改善,資源的利用率將會進一步提高。
進入春耕備耕期以來,珠暉區農業農村局主動作為,加緊完善田間基礎設施,整治田塊,修建機耕路,建設灌排渠,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高質量春耕,為農業生產提供“加速度”。
在黃洲村的田野里,正忙著春耕備耕的村民說,“新修的機耕路長約1公里,往后下田播種、收獲就輕松多了,旋耕機、插秧機、收割機都可以直接從院子里開進田里。”
“改造后的高標準農田,灌溉渠道暢通了,田間道路寬敞了,大型機械設備可以開進農進農田了,村民們的種田積極性越來越高。”黃洲村黨總支書記資云華說,當前,村里種植戶們采取機械與人力相結合的方式,正在翻耕土地,為水稻育秧做好準備。
農資儲備也是春耕生產的“糧草”。為滿足群眾需求,珠暉區農業部門提前謀劃,備足種子、化肥、薄膜等農用物資,確保春耕生產有序推進。
糧以田為基,農以田為本。近年來,珠暉區深入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,堅持科學謀劃、合理布局、精準施策、嚴格監督,通過開展現場督察、業務指導、項目評價等規范項目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。并以穩步提升耕地質量和農田生態保護水平為抓手,堅持將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提高糧食生產能力、培育壯大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配套,推進人居環境改善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,打造生產、生活、生態“三生融合”的和美鄉村,走上了現代化種植增收致富的道路。
“農田經過高標準建設,小田變大田、‘碎田’變‘整田’,實現從整地、育秧、插秧到田間管理、收獲全程機械化作業,不但提升了土地利用率,還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,一番‘糧田’變‘良田’之后,農作物產量大大提高,老百姓也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。”李娉婷說。
截至目前,珠暉區已建成田塊平整、土壤肥沃、排灌方便、道路暢通、生態良好的高標準農田5萬余畝,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.2萬余噸,農民手中的飯碗端得越來越穩,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支撐。